本文目录
人日节是什么节日
人日节又称人节,人庆节,人口日,人七日等,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
传说女娲初创世,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,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,魏晋后开始重视,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,华胜。
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,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,也戴在头发上,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,唐代之后,更重视这个节日,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,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。
人日节的历史背景:
在中国传说中,女娲创造了苍生,顺序造出了鸡,狗,猪,羊,牛,马等动物,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,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,指阴历正月初七,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,初二为狗日,初三为猪日,初四为羊日,初五为牛日,初六为马日,初七为人日。
中国传统节日,时在农历正月初七,古人相信天人感应,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,汉东方朔《占书》载,正月一日为鸡,二日为狗,三日为猪,四日为羊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为人,八日为谷,汉,魏以后,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。
发展成为包括庆祝,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,到了唐代,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,高适的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,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,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,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,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。
时至今日,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,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,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,不走亲串友,在家团聚,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,也叫拉魂面,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,心都野了,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,故而吃拉魂面,把心收回来,准备春耕生产。
人日节是什么节日,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
1.人日节,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,是人类的生日,又称人胜节、人庆节等,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
2.其习俗如下:戴人胜:人日节时,汉族女子用彩纸、丝帛、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,戴于头上,也贴于屏风等处。
3.赠花胜:是日,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相互馈赠。
4.吃七宝羹:人日节,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,称为“七宝羹”。
5.出游登高: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和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。
6.高适的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中写道:“人日题诗寄草堂,遥怜故人思故乡。
7.柳条弄色不忍看,梅花满枝空断肠。
8.身在南蕃无所遇,心怀百忧复千虑。
9.今年人日空相忆,明年人日知何处?”称体重:有的地方,人日时,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。
10.捞鱼生:南方一些地区,在人日节有“捞鱼生”的习俗。
11.捞鱼生时,往往多人围满一座,把鱼肉、配料和酱料倒在大盘里,大家站起身,挥动筷子,将鱼料捞动,而且要越捞越高,以示步步高升。
什么是人日哪一天为什么
人日,又称人节、人庆节、人口日、人七日,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七,为了纪念女娲。
人日,又称人节、人庆节、人口日、人七日等,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传说女娲初创世,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,魏晋后开始重视。
古代人日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,华胜,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,也戴在头发上。
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。唐代之后,更重视这个节日。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。
人日习俗:
在南方,人日的活动还是丰富多彩的,比如郊游赏花、人日当地习俗活动、做人日菜(用煎堆、炒米、芥菜、番蕃薯、芋头等混在一起煮的特色菜)和七样羹(潮汕人用大芥菜、厚合、芹菜、蒜、春菜、韭菜、芥蓝等蔬菜同煮的特色菜)
捞鱼生(把鱼肉、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,大家边捞边喊:捞啊!捞啊!发啊!发啊!,要越捞越高,以示步步高升),等等。
初七,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,人们大多开始工作了,游子们也要告别家人远走他乡去奋斗了,所以“人日”也是团聚和暂离的日子,大家在一起吃餐饭,再次团聚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新年了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人日
人日是哪一天
农历正月初七
人日,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,又称人节、人庆节、人口日、人七日等,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大年初七,是中国传统习俗的“人类生日”—“人日”。民俗专家说,在中国至少史长两千年。民间传说女娲造人之时,正月前六天分别造了鸡、狗、羊、猪、牛、马,第七日造出了人,因此正月初七这天是人类的生日。
人日:指阴历正月初七,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,初二为狗日,初三为猪日,初四为羊日,初五为牛日,初六为马日,初七为人日。中国传统节日。时在农历正月初七。古人相信天人感应,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