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傣家竹楼的特点有哪些
傣家竹楼的特点是散热通风、防潮、还可避免虫兽侵袭以及洪水的冲击。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,主要用竹子建造,因而称为“竹楼”,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。傣家竹楼的平面呈方形,上下两层,上层住人,距地约7尺,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,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,顶为双斜面,多覆以编成的“草排”。傣家竹楼通风很好,冬暖夏凉,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,竹制者最多,凡是桌、椅、床、箱等,都全是用竹制成。
傣族竹楼的二楼分为堂屋、卧室、前廊、晒台四个部分。堂屋内有“火塘”和“中柱”,以火塘为中心铺着大块的竹席,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;卧室属于家人休息的场所,按照家庭成员的人数设置床铺数量,没有复杂的家具和陈设,只有墙上简单的民族饰物,一家两代或三代居于其中,分床而居,席楼而卧。前廊是吃饭、休息以及接待客人的地方;晒台是盥洗、晒衣、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。
竹楼是用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的,竹编篾子做墙体,楼板或用竹篾,或者用木板,屋顶铺草,主柱有24条。所以竹楼用料简单,施工方便而且非常迅速。只须伐来大竹,约集邻里相帮,数日间便可造成。但这些大竹也容易腐烂,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。
傣族的竹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度和发展也有了新变化,最主要的变化是在建筑材料方面,由干栏式竹楼逐步向木楼、钢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变化,但由于傣族人民喜爱民族传统的建筑模式,大多数还是保持着干栏式的建筑结构和造型,形成了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的傣家竹楼。
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
“傣家竹楼”的主要特点是防酷热、防湿气(因为傣族人大多生活在亚热带地区,“多起竹楼,傍水而居”)。此外,它的屋内具有简单、宽敞、别致雅观等特点。还有舒适、卫生、防潮、防虫等优点。傣家的竹楼正方形,分为上下两层,上层住人,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,以数根木料(或用大青竹)为柱。下层无墙,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。
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,层面用草排复盖。设有楼梯,拾级登楼,有走廊、凉台,可以晾物和纳凉。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,内间为主人卧室,外间为客室。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、五寸长的火塘,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。
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,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。卧室是一大通间,男女数代同宿一室,席楼而卧,仅仅是使用黑布蚊帐,作为间隔。室内陈设简朴,用具绝大部份为竹制品,除锅、盆、罐外。
傣族的竹楼,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,竹制者最多,凡桌、椅、床、箱、笼、筐,都全是用竹制成。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,偶然也见有缅地输入的毛毡,铅铁等器,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,少见有多余者,陶制具也很普遍,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。
傣家竹楼的建筑结构特点是:
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.自古至今,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,都是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住宅的.在如花似锦的西双版纳傣族村寨,一幢幢形式独异的竹楼隐现在翠竹蕉林之中,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幢幢竹楼,水边林际常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孔雀展翅开屏,绘成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景象.
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,它有舒适、卫生、防潮、防虫等优点.傣家的竹楼正方形,分为上下两层,上层住人,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,以数根木料(或用大青竹)为柱.下层无墙,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.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,层面用草排复盖.设有楼梯,拾级登楼,有走廊、凉台,可以晾物和纳凉.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,内间为主人卧室,外间为客室.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、五寸长的火塘,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.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,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.卧室是一大通间,男女数代同宿一室,席楼而卧,仅仅是使用黑布蚊帐,作为间隔.室内陈设简朴,用具绝大部份为竹制品,除锅、盆、罐外.其余桌、凳、箩、筐、饭盒等系竹篾编制而成.壁多无窗,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.楼外以竹为篱笆,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椰子、树干高大的柚树、果实累累的香蕉、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.一派诗情画意,点缀出浓郁的亚热带风光.
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.一是竹楼能防蚊虫、防潮湿、防野兽.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方便,就地取材,比较经济.傣族建造竹楼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青竹和少量木料.大青竹是傣族地区的特产,而竹楼屋面覆盖的草排是以当地所生长的茅草编制而成,这种制草排的茅草来源广,又很经济.加之傣族人民建造新房时有全寨互相帮助的习惯,一家盖房,全村出动,送草排,赠送青竹,出劳力.因此,傣族人民建造新房的速度也相当快,一幢竹楼只需一天多即可竣工.新房落成,全村老幼都前往祝贺.傣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手“赞哈”,更以自己的歌声祝贺主人迁入新居.
傣族竹楼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有新变化.最主要变化是在建筑材料方面,由干栏式竹楼逐步向木楼、砖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发展变化.但由于傣族喜爱自己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,除少部份傣族民居向现代化建筑改变外,而大多数傣族民居仍然保持着干栏式的建筑结构和造型.